2024-06-27
中国门窗网
中国门窗网
6108
今年1月,北京市出台《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,建筑外墙、建筑屋面节能要求大幅提高,其中建筑门窗的整窗传热系数将从此前的1.8至2.4W/(㎡·K)提高至1.1W/(㎡·K)。
“双碳”目标掀起的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,正在深刻影响着建筑门窗行业。瑞明门窗董事长董呈明说,别看系数只差了0.8左右,技术层面却是“革命性进步”。虽然这个标准目前只是在北京施行,但一定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,或许会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,对于瑞明这样专注技术、专注产品的企业来讲,将是巨大的机会。
△瑞明门窗董事长董呈明专访
董呈明说,创办于2002年的瑞明门窗“运气很好”,正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发展“最好的十年”,眼看着房价在几年之间从每平米几百块钱涨至几万块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些地产公司将目光聚焦在居住品质上,希望让客户感受更好,这间接带动了门窗等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的发展。
这也是瑞明发展的黄金十年。瑞明起步的时候,门窗行业几乎没有形成规模的品牌,手工作坊偏多,产品普遍低端,价格在每平米200至300块钱。董呈明和几个合伙人看准这其中的机会,选择做品牌化的门窗产品。他们推出市面上首款高端复合型门窗,室内是木材、室外是铝合金。铝木复合窗不仅兼顾到隔音、室内美观等需求,独创的45°组角工艺打破市场常规的90°组角工艺,防止木材长时间端面外露形成的氧化和腐烂,增加门窗使用寿命。45°组角工艺获得了发明专利和德国IFT专业实验室认证。
这样的产品定价自然比低端产品高出不少。正是得益于那期间房地产行业偏向品牌化、品质化的发展趋势,瑞明高品质门窗得到一批客户的认可。十年间,销售额从最初的几百万涨到几亿规模。
但是坦白的讲,董呈明对于地产行业的感情是复杂的。门窗行业与地产深度绑定,受益于此也受困于此,面对大型房企缺少发展自主权和话语权,发展模式并不健康,只能算是“半市场化”产物。特别是在2012年之后,地产行业出现变化,土地价格上升等政策因素导致行业利润空间挤压,很多房企为了追求规模和利润便降低了建筑配套设施的品质,低价竞标成为行业常态,东拼四凑的组装产品充斥着市场。
这样的逐利模式给瑞明这样做品牌的企业带来了困扰,但董呈明认为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并不是调整商业策略,而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始终坚持长期的理想和价值准则。
他不断问自己:瑞明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?它能给这个行业、这个社会带来什么?
基于这样的思考,瑞明在战略层面做出了取舍,减少工程项目的投入,积极融入市场化浪潮,以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变革,以平台思维共享产业发展未来。
五年前,瑞明开始布局家装市场,这不是挣快钱的路,但董呈明认为更有意义,因为相较于大型工程项目,家装市场是一个真正市场化的良性市场,沉下心来做产品、做服务、做口碑的品牌就有持久生长的机会。
在品牌定位方面,瑞明聚焦品类在柚木窗上面,以单品带动其他产品的模式。柚木具有天然的稳定性,常被用作豪华游轮甲板和豪车的内饰面中,遇水不变形,时间越久越光亮,可以最大程度的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;同时柚木还会发出芳香气味,具有防蚊虫和安神助眠的效果。
瑞明在东南亚建有专属柚木林场,进一步降低成本,将价格控制在更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。
董呈明更大的“野心”不止是做一家优秀的门窗制造企业,而是让瑞明成为门窗企业转型、提高技术服务的创新创业平台,成为行业共享技术、产品和机遇的综合服务平台。这几年,瑞明为中小门窗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下丰富的系统服务经验,更看到掣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诸多问题。对此,瑞明推出名为“构建系统”的创新商业模式,前端生产制造向工业4.0维度提升,后端安装实现进户快速拼接组装,高效便捷、去中间化,以此改变传统门窗行业生产和服务严重依赖人力的现状。
董呈明说,建筑门窗是万亿规模的市场,未来一定会走出百亿、千亿级别的企业,希望瑞明是其中之一。
(图文来源:大国品牌养成记公众号,侵删)
15811192007